当前位置:首页 >> 三维动画行业新闻 >> 正文

儿童不宜频看3D动画

      本文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海外版

      六一档成为的动画片扎堆上映的黄金时期,这期间不乏大量的3D动画,对于儿童来说看些酷炫的效果是很好的,但是频频的观看3D对于眼睛是有伤害的。

    儿童不宜频看3D动画

      今年“六一”档,有《兔子镇的火狐狸》、《辛巴达的历险记2》、《魔幻仙踪》、《太空熊猫总动员》、《情笛之爱》等7部儿童影片强势上映,其中好几部都有3D版本,势必吸引很多家长带领孩子走进影院。但是,根据笔者的观察和调查,始终有一部分孩子不太喜欢戴着笨重的3D眼镜观看3D电影,影院也很少配备儿童专用的3D眼镜;也有很多家长表示,很担心3D眼镜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伤害。而世界上对于3D眼镜究竟会不会损伤幼儿的视力,仍未形成统一看法,得出科学结论。眼科专家告诉我们,儿童3D电影,好看不宜频,尤其在孩子6岁以前。至于市面上汹涌而来的3D电影潮流,这其中不少是为了追逐经济利益。
      近年来,3D浪潮席卷世界,广受影迷欢迎,《阿凡达》给所有人带来突破性震撼,3D《泰坦尼克号》再创令人惊异的高票房。专家指出,3D电影是电影技术进步的体现,也是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,而好的儿童3D电影,会开阔孩子的眼界,协助开发孩子的想象力,让孩子充分感受童真童趣。据悉,目前中国银幕已突破20000块,其中70%是3D银幕。而动画片占全部影片生产总量的10%-15%,动画片中有接近一半有3D版本或只有3D版本。
      良莠质不齐
      然而,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,大量3D电影的上市,也体现了电影市场某种片面逐利的倾向。北京银翼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马贺亮说,现在许多电影都倾向于做成3D版本,一方面是技术发展成熟的象征,“另一方面就是因为3D版本的票价较高,利润较大。”正是因为儿童3D电影热潮不断并且收益可观,很多出品方都纷纷推出3D版本,但其中不少是“伪3D”,通过软件用低劣的技术偷工减料进行转换,往往效果不好。比如去年暑期上映的一部动画影片,本是一部2D动画电影,而制作方却强制推出了3D版本。马贺亮说,“这本来是一部很有追求的动画,有着日系动漫的特点,但3D效果却让这部二维动画片看起来很奇怪。”
      另一方面,由于儿童3D电影的题材丰富多样,不乏探险、科幻色彩,如果盲目选取一些片段加入3D效果,过于逼真、刺激,往往也会令年幼的孩子惊慌失措。马贺亮说,“很多家长在带孩子看3D影片时不太‘讲究’。其实有些恐怖、暴力的画面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心理暗示,强烈刺激的视听效果让孩子受不了,家长应普及一些基本电影知识。”
      好看不宜频
      不少家长对3D眼镜是否影响孩子的眼睛健康很担忧。一位家有5岁幼童的妈妈对笔者表示,“我们大人有时候看完3D影片都会觉得眼睛酸涩,还有点晕,3D电影是否适宜儿童观看,我心里经常打问号。”
      北京眼科医生,梁医生告诉笔者,“儿童眼睛发育不同于成人,由于生理原因,儿童的晶体调节力较大,加之3D效果的画面不断变换,戴3D眼镜观看3D电影时更容易产生视疲劳。”他强调,“6岁为眼睛发育的一个分界点。6岁之前的儿童眼睛发育未完全,6岁后眼睛的发育基本与成人一致。孩子偶尔看一两场3D电影没有关系。如果在观影过程中孩子感觉眼睛不舒服或者有点累,可以摘下眼镜,让眼睛有个放松缓冲的时间,减少对眼睛的伤害。”他表示,不提倡儿童经常观看3D电影,他建议,儿童在观看3D电影时应选择靠后的位置,远离屏幕,给眼睛以缓冲的距离。
      专家呼吁,由于儿童和成人的眼睛屈光度不同,影院应配备儿童专用的3D眼镜,或在放映3D影片时设立休息时间。就笔者的了解,少影院配有儿童专用3D眼镜,即使有,数量也非常少。而且,成人和儿童通用的3D眼睛是循环使用,每场电影结束回收后进行简单的消毒处理,随即再次发放使用。梁医生表示,“眼镜如果没有消毒彻底,像结膜炎、角膜炎这些眼部疾病就很容易通过眼镜传播,儿童的眼部环境更加脆弱,所以一定要注意用眼卫生。”
      电影业内人士则呼吁更多的业界良心,不能觉得孩子的钱好赚,就唯利是图、肆无忌惮地打造质量低劣的“伪3D”电影,既有损孩子的眼睛健康,也毁坏3D的声誉。也许,业内应该打造精短、视觉效果突出、符合儿童心理期待的3D视频产品,如香港迪斯尼中的3D电影片段,只有10分钟左右,就让孩子体验到了高科技的魅力,对高规格电影的美好和神奇产生愉快的感受。
  • 报价系统
    三维动画报价
  • 联系我们

给我们留言

您的姓名 * 您的公司 *
您的电话 * 您的职位
Email 公司网址
留言内容 *为必填项